顾连研究 | 重症患者的体位管理
重症和高依赖病房患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常带有气切管、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管等,由于病情特点,患者常处于卧床的被动体位,长时间卧床除引起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关节挛缩、骨质疏松、心血管功能下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外,常并发坠积性/吸入性肺炎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病情进展。重症患者体位管理作为预防和治疗坠积性/吸入性肺炎的措施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位管理
体位管理,是指利用身体位置(body position)作为治疗的技巧。
❶ 体位管理治疗的目的
-
改善肺换气和通气/血流比
-
增加肺容积
-
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清除
-
减少呼吸功
-
减少心脏做功
❷ 临床上“体位”的分类
-
生理性体位
正常人大多数时间所处体位
-
病理性体位
危重患者常处体位
-
治疗性体位
为达某种治疗作用或辅助进行治疗而摆的体位
正常的生理体位
人体的生理体位为直立体位,包括坐位和站立位。
病理性体位
重症患者常见由体位引发以下问题:
-
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
-
肺容积下降、胸肺顺应性降低
-
咳痰困难、气道廓清障碍
-
唾液误吸、反流误吸等
因此我们通过治疗性体位对重症患者进行管理。
治疗性体位
主要受重力的影响发挥治疗作用。
包括:
-
躯干:侧卧、俯卧、半卧、坐位、站立位等
-
骨盆:适当后倾
-
头颈部:中立位/稍前屈
-
引流体位
躯干:侧卧位
黑色箭头:重力作用方向
红色箭头:膈肌作用方向
侧卧位:膈肌(人体主要的吸气肌)运动不受重力影响
躯干:半卧位
黑色箭头:重力作用方向
红色箭头:膈肌作用方向
半卧位:重力对膈肌运动是部分助力
躯干:直立位
黑色箭头:重力作用方向
红色箭头:膈肌作用方向
包括:坐位和站立位,其中坐位时重力对膈肌运动是助力。
作用:
-
增加肺容量
-
减少呼吸功
-
提高咳嗽有效性
-
辅助脱机
躯干:俯卧位
常与机械通气联合行俯卧位通气。
作用:
-
改善坠积性肺炎
-
增进换气和肺灌注
-
短期增加呼衰患者氧合能力的57-92%
躯干:单侧半卧位
头高45°健侧卧位
作用:
-
改善患侧肺通气
-
增进单侧肺疾病患者的换气和肺灌注比例
-
减少反流误吸风险
骨盆位置
骨盆位置适当后倾
头颈部位置
异常头颈部位置的影响:
-
降低膈肌活动度
-
唾液误吸、感染,膈肌负荷增加
推荐头颈部位置摆放:
-
中立位
-
稍前屈
体位引流
通过配合不同体位,患者利用重力协助支气管肺叶分泌物排出,将小支气管的痰液引流到较大的支气管。
吸入性肺炎体位管理
❶ 对象与目标
-
防止消化功能不佳者反流误吸
-
防止再次反流误吸
-
促进反流误吸且痰多者排痰,提高咳嗽能力
-
减少唾液误吸
❷ 方法
-
喂食床抬高45°或以上至少30分钟,仰卧头颈部中立位/稍前屈
-
唾液误吸者90°侧卧+直立体位交替
-
以上的基础上增加引流体位
坠积性肺炎体位管理
❶ 对象与目标
-
预防坠积性肺炎
-
改善坠积性肺炎
-
促进感染且痰多者排痰、提高咳嗽能力、促进感染吸收
❷ 方法
-
90°侧卧+直立体位交替
-
病情许可尽早过渡到坐位和站立位
金华顾连金帆康复医院开设重症医学科和HDU高依赖病区,开展各种危重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抢救与治疗,提供重症监护+超早期心肺、运动、心理、重症高压氧等专业治疗,帮助ICU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实现脱机、拔管、促醒,加快转入普通病房,其中有效的体位管理作为重症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体位摆放的重要性,以及重症康复团队对患者体位的全程管理,可以很好地预防坠积性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或者可以极大地缩短坠积性或吸入性肺炎的病程,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