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奖作品:种子·选择·信仰

卓越奖作品:种子·选择·信仰

 

与其因为泯然众人而惶恐不已,不如在众生中觅得自我。

图片

与其因为泯然众人而惶恐不已,不如在众生中觅得自我。

图片

与其因为泯然众人而惶恐不已,不如在众生中觅得自我。

 
图片
前言
 

值顾连医疗成立7周年之际,为弘扬“做最用心的康复”的顾连初心,展现顾连精神,展示顾连人风采,特发起“做最用心的康复”首届顾连人征文大赛,向全体顾连人征文。大赛最终评选出15篇获奖文章。

今天为大家带来卓越奖文章《种子·选择·信仰》,作者:金华顾连金帆康复医院康复治疗部治疗师傅新颖。

图片
图片
 
发表获奖感言的傅新颖

 

 
种子·选择·信仰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题记

 

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一定会被问过同一个问题:“什么是康复?”一开始,我还会一本正经地背书式回答:“WHO定义的康复是指综合并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日子久了,也就渐渐麻木,也就不再较劲地去反驳那些“康复就是按摩”的总结陈词般的言论。我甚至开始在心底询问自己,康复究竟是什么,我选择投身的康复事业又是什么?

 

 
图片
图片
 

曾经,在我还不明白康复的概念的时候,康复是一颗种子。

十多年前,一个万籁俱静的夜晚,我的外公中风了,彼时的我还是个不知忧愁为何物的懵懂少年,不明白为何大人们一夜之间变得心事重重,愁云惨淡,更无法理解往日总是精神矍铄的老人为何整日躺在床上郁郁寡欢。我站在他的床前,看着蜷缩在被尿液浸染得发黄的被窝里的小老头,干瘪又憔悴得像是随时会被风吹散的薄纸,让我不敢更不愿将他与记忆里那个中气十足,声如洪钟,爱吵架,爱热闹的外公联系在一块儿。那时的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一种无力感,一种迫切想做点什么却无从下手的无可奈何。

外公终是留在了那个乍暖还寒的冬末春初。在大人们此起彼伏的啜泣声中,我望着他的灵堂,一颗种子悄然埋进了我的心底,似是一种生命的交付。

 

 
图片
图片
 

后来,我开始逐渐了解了康复的意义,康复是一种选择。

高考填报志愿时,康复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甚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依然不确定将来要为之奋斗的事业到底是什么,只是随着不断地深入了解学习,才慢慢构建出一个粗略的框架。

直到大二的暑假,在路上偶遇了一位脑出血后遗症期的大叔。我们从未有过交流,我也仅仅是听说过他患病之后的遭遇。看着他迈着典型的划圈步态,一步一步,背着阳光,蹒跚地走向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我的心头涌上来一股熟悉的无力感,催促着那颗在我心底沉睡近十年的种子破土而出,开始战战兢兢地向世界探出它尚且纤细的嫩芽。

当时的我只知道,还不够,我的学习与努力还远远不够,康复的发展与普及还远远不够。而这也让我坚定了自己选择为康复事业献上一份绵薄之力的心。

 

 
图片
图片
 

现在,康复是一种信仰,是患者的一份希望,是为康复事业奋斗着的人们心中不灭的光。

工作以后,我遇见过许多种人生,有一出生便被打上绝症的枷锁,只是奔跑都需要用尽全身力气,努力活着的孩童;有被突如其来的病痛压垮,从此一蹶不振,失去眼底光芒的少年;也有无欲无求,接受现实,却也拒绝帮助,自暴自弃的大人;但更多的还是积极参与康复,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家庭。

这些家庭中,有一个七岁的小患者最让我无法释怀,一个车祸导致的脑外伤引起的左侧偏瘫三年之久的小家伙,一个从来都不哭不闹,过分懂事的小男孩。每天放学他都会准时来报到,开始一天的康复任务,如非必要,从不缺席。可有时我会恼他的过于淡定,以至于他没有为自己将无法像个普通孩子一样长大而感到一丝烦恼;有时我会气他的过于乐观,以至于他对自己的情况有着太过美好的预期而不愿更加努力;有时我又会心疼他的过于顺从,以至于他在如此稚嫩的年纪就开始对生活的苦与涩习以为常。但我知道,我其实是愧疚,为自己的学艺不精,无法提供给他更优质的帮助;为自己在前辈提出要帮他适应目前这糟糕的功能状况并生活下去的建议时,无法做出有理有据的反驳;更为自己身为一名康复治疗师却无法给病人带去康复,特别是在他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年纪。

我曾想过逃避,也想过放弃,更甚至是想过转行来离开这样绝望的深渊。但我一直无法付诸行动,因为我的脑海里始终有他那双充满童真的眼睛,那里盛满了对我的信任,仿佛我在他的世界里无所不能般的信任。也正是这样一双眼睛,在之后的工作中,每每在我遇见难以改善的疑难病例,想要应付了事时,鞭策着我:再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再努力一次,再试一次。它仿佛在提醒着我: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步计划,都有可能会改变病人之后的人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那双眼睛,是我心底那株幼苗源源不断的养分,似春宵窗外的酥雨,无声无息,连绵不绝,一直滋养着它,支持着它,让它有机会成为荫庇一方的参天大树。

我参与过许多人的康复过程,有迅速恢复,回归社会的患者;也有进入瓶颈期,始终不得其法的患者;更多的还是哪怕收效甚微,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进行康复锻炼,只为寻求一丝治愈机会的患者。而我在经历过这些形形色色的康复治疗过程之后,亦深刻地体会到,康复不仅仅是一项谋生的工作,它是一种信仰,是许多病人生活的希望,是康复工作者心中燃烧着的光。

 

我希望,我能在有涯的生命中,学习无涯的知识,化作薪火,让康复的光照亮更多的阴霾之地,温暖更多遭遇重创的家庭,点燃更多被绝望侵蚀的心。愿人间芳菲四月天可以抵达所有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打倒后,对生活失去希望的角落。更愿每个康复工作者心中的种子都能茁壮成长,如十围之木,而后联结成一片枝叶繁茂的森林,庇护此间所有身有残疾,心在桃源的患者。哪怕万事不能尽如人意,哪怕因此万年轻,唯此心如旧。

 

图片